Monday, January 31, 2005

向富蘭克林學習

「富先生的12堂必修課」是對富蘭克林有深入研究的布雷恩.麥考米克(Blaine McCormick)教授所著:富蘭克林經營管理十二法則(Ben Franklin’s 12 Rules of Management)譯者為孟祥森教授。該書主要內容是取自《富蘭克林自傳》,書中致力於傳遞他所認定的一些為人處事基本原則,充分展現出富蘭克林的獨特風範,許多企業鉅子,包括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以及有當代偉大企管思想家之譽的柯維博士(Stephen Covey)在內,都受到他的影響,。眾所周知,富氏是美國開國元勳,也是最早做閃電實驗、發明避雷針的科學家,名列世界歷史偉人版,備受世人尊崇,有「現代文明之父」「美國的完人」等稱譽。富氏幼時家境貧困,在七歲時就輟學,到印刷廠當學徒,幫助哥哥辦報,他工作勤奮,珍惜生命中的分秒,並從不順遂的成長過程中,體認出一套經營管理哲學,經商成功。作者從他的自傳中,針對於富蘭克林在企業經營上的成就,整理出做人做事成功的12條法則,佐以己見,作為企業經營最高指導原則。茲簡介如下: 第一堂課:偉大的經營者很少有偉大的出身 「英雄不怕出身低」,約翰?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等皆出身卑微,成功要靠自己不斷突破出身、環境、無知、錯誤等「自設的牢獄」,開創豐實的成果,「人人都要做到在結束時比開始好」。第二堂課:終身學習的妙方 經營者要善於閱讀,勤於學習,「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要將此觀念擴大其影響力至全組織,使其成為學習型組織,形成追求創新的組織文化。富蘭克林說:「閱讀使人充實,沈思使人深刻,對話使人清楚」。第三堂課:如何管理他人 富蘭克林說:「好榜樣是最好的說教」、「凡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就是管理者;而臣服於情緒者,就是僕人」、「先求管理自己,再去管理他人」。近代管理觀念鼓勵採用共同價值觀與自主管理方式運作組織,也是一種進步。第四堂課:贏得長遠 不採爭論求速效,重視長遠的影響。影響力領導的本質之一,要善用積極者動力,去影響消極者。富蘭克林說:「聰明的人從敵人所得的好處,比笨人從朋友所得的好處還要多」。經營者要能處處學習,以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影響比勝利更重要」。第五堂課:勤奮與節儉 勤奮與節儉,是致富之道。經營者要以身作則,勤奮工作,謹慎支出,防止浪費。富蘭克林說:「坐等幸運的人,可能連飯也沒得吃」。第六堂課:讓理性為你工作經營者必須講道理,要用合理的事實數據說服人。富蘭克林認為,人生之中在做決定之際,情感有其地位,但與理智相較,他的地位是次要的。因為人人都想事事合理。第七堂課:成為有價值的人建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創造組織的價值體系來指導組織行為。引導員工做決策,要讓員工從做中學,更要從錯中學,富蘭克林則說:「有勇氣認錯,有決心改過的人,是多麼少啊!」第八堂課:獎勵勝過一切知道「個人利益」的潛在力量,以符合員工所期望者作為獎勵品,有助於宣揚經營者想要的行為。富蘭克林指出:「如果你要勸人,則談利益,而不要談理性」。第九堂課:去做難做的事人人都有無限潛能,等待開發,惟勤奮者能得之。管理者應知難解決的問題,具挑戰性,是開發員工潛能的利器,要善加利用。富蘭克林說:「勤奮,凡事容易;懶惰,樣樣都難」。第十堂課:實驗!實驗! 樂於實驗與改變者,會有較強的競爭力。經營者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催化組織改變。富蘭克林說:「古人告訴我們什麼是最好的,但我們必須弄清楚,什麼是最適合現在」。第十一堂課:一千零一件小事的重要性有一個卓越大主意引導做大事固佳,但得之不易,不如轉求許許多多小主意,做好許多小事,「有時候,做一千零一件小事比只做一件大事還好」,它可「積小以善為大善」。富蘭克林指出:「人的福氣往往不是由重大稀有的好運組成,而是由天天發生的小事累積形成的」。第十二堂課:好名譽不是偶然的企業聲望是由用心建立企業形象得之的。富蘭克林指出:「為了保持我商人的名譽,我不但真正勤奮節儉,而且避免一切與之相反的外在表現」他真正用心培植聲望。 以上管理十二堂課(十二條守則)是富蘭克林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提出,歷經三世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仍然具有企業經營管理適用的價值,足證普世價值是歷久彌新的。
資料來源布雷恩.麥考米克(Blaine McCormick)著 富先生的12堂必修課-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02年2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